论语高考必背_论语高考必背篇目
- 时间:
- 浏览:0次
- 来源:佳苑鑫铭网络科技
论语高考必背_论语高考必背篇目
如果您有关于论语高考必背的问题,我可以通过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来回答您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资源。
文章目录列表:
1.高中必背65篇古诗词目录
2.论语高考必背篇目
3.高考必背《论语十二则》内容是什么?
4.新高考必背古诗文篇目
5.高考必背古诗文论语语录
6.高考古诗词64篇
高中必背65篇古诗词目录
1.高中必备64篇古诗文篇目(标题即可)
必背古诗文目录
(50篇)
1.孔子语录《论语》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潜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 龚自珍
2
(14篇)
51.劝学荀子
5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
53.师说韩愈
54.阿房宫赋杜牧
55.赤壁赋苏轼
56.氓《诗经》
57.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
58.蜀道难李白
59.登高杜甫
60.琵琶行白居易
61.锦瑟李商隐
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6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6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2.2018高中必背古诗文全国卷古诗部分折叠
静女
无衣
氓
湘夫人
离骚(节选)
长歌行
孔雀东南飞
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白马篇
归园田居
山居秋暝
梦游天姥吟留别
越中览古
蜀道难
将进酒
登高
蜀相
兵车行
客至
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其三)
阁夜
登岳阳楼
渔翁
石头城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李凭箜篌引
琵琶行(并序)
华清宫
锦瑟
书愤
临安春雨初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春夜洛城闻笛
南浦别
秋思
长恨歌
古词部分折叠
菩萨蛮
虞美人
浪淘沙
雨霖铃
桂枝香
江城子
鹊桥仙
苏幕遮
一剪梅
念奴娇·赤壁怀古
满江红
御街行
清平乐
永遇乐
西江月
丑奴儿
破阵子
青玉案
醉花阴
相见欢
浣溪沙
文言文部分折叠
岳阳楼记
逍遥游
劝学
过秦论
陈情表
与朱元思书
六国论
阿房宫赋
滕王阁序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寡人之于国也
荆轲刺秦王
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
论语(新课标要求篇)
离骚
湘夫人
3.高考必背的64篇古诗文和文言文有哪些名家名篇的代表作
古诗词背名句就好了。主要是上下句。
1《论语》十六则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7.关雎 《诗经》
18.蒹葭 《诗经》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 (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 (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25.行路难 (李白)
26.望岳 (杜甫)
27.春望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观刈麦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 (李贺)
35.赤壁 (杜牧)
36.泊秦淮 (杜牧)
37.夜雨寄北 (李商隐)
38.无题 (李商隐)
39.相见欢 (李煜)
40.渔家傲 (范仲淹)
41.浣溪沙 (晏殊)
42.登飞来峰 (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44.水调歌头 (苏轼)
45.游山西村 (陆游)
46.、破阵子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 (龚自珍)
51.《荀子·劝学》(节选)
52.《逍遥游》(庄子)
53.师说 (韩愈)
54.阿房宫赋 (杜牧)
55.赤壁赋 (苏轼)
55.赤壁赋 (苏轼)
57.离骚(节选) (屈原)
58.蜀道难 (李白)
59.登高 (杜甫)
60.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61.锦瑟 (李商隐)
62.虞美人 (李煜)
6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4.高中生必备古诗文50篇《论语》六则
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魁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桃花源记
三峡
陋室铭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送东阳马生序
关雎
蒹葭
观沧海
饮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行路难
望岳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观刈麦
钱塘湖春行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无题
相见欢
渔家傲
浣溪沙
登飞来峰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游山西村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过零丁洋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己亥杂诗
5.高中所有必背古诗文篇目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
总目录: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
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
1、《诗经?氓》*2、《离骚》(节选)
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4、《兰亭集序》5、《赤壁赋》6、《游褒禅山记》(第2、3段)
*7、《荷塘月色》(第4、5、6段)*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
1、《蜀道难》2、《秋兴八首》(其一)3、《咏怀古迹》(其三)4、《登高》
*5、《琵琶行》(并序)6、《寡人之于国也》7、《劝学》8、《过秦论》(第3、4、5段)
*9、《锦瑟》*10、《马嵬》(其二)*11、《师说》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4)
1、《念奴娇?赤壁怀古》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6、《声声慢?寻寻觅觅》
7、《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
*8、《长亭送别?碧云天》*9、《望海潮?东南形胜》*10、《雨霖铃?寒蝉凄切》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5)
1、《归去来兮辞》(并序)2、《滕王阁序》(第2、3段)3、《陈情表》
*4、《逍遥游》(诵读)
6.高中必背古诗词1.论语十则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17.关雎——《诗经》18.蒹葭——《诗经》19.观沧海——曹操20.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陶潜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2.次北固山下——王湾23.使至塞上——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27.春望——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观刈麦——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李贺35.赤壁——杜牧36.泊秦淮——杜牧37.夜雨寄北——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0.渔家傲·秋思——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42.登飞来峰——王安石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45.游山西村——陆游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47.过零丁洋——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劝学(节选)——荀子52.逍遥游(节选)(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53.师说——韩愈54.阿房宫赋——杜牧55.赤壁赋——苏轼56.氓——《诗经》57.离骚(节选)(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58.蜀道难——李白59.登高——杜甫60.琵琶行——白居易61.锦瑟——李商隐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6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论语高考必背篇目
论语高考必背篇目如下:
初中部分(50篇):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诗经》
18.蒹葭——《诗经》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高中部分(14篇)
51.劝学(节选)——荀子
52.逍遥游(节选)(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
53.师说——韩愈
54.阿房宫赋——杜牧
55.赤壁赋——苏轼
56.氓——《诗经》
57.离骚(节选)(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
58.蜀道难——李白
59.登高——杜甫
60.琵琶行——白居易
61.锦瑟——李商隐
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6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高考必背《论语十二则》内容是什么?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篇目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篇目明细如下:
一、必修(?10篇)?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论语(十二章)》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劝学》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屈原列传(节选)》》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谏太宗十思疏》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师说》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阿房宫赋》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六国论》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答司马谏议书》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赤壁赋》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项脊轩志》
二、选择性必修(?10篇)?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报任安书(节选)》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过秦论》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大道之行也》(《礼记·礼运》)
老高考必背?64篇?+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陈情表》?
老高考必背?64篇?+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归去来兮辞》?
老高考必背?64篇?+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种树郭橐驼传》?
老高考必背?64篇?+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五代史伶官传序》?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石钟山记》
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登泰山记》
高考必背古诗文论语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_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淳厚,就是说不要自己哄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息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漂亮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问心无愧,所以君子在一私人独处时必然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品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淳厚。)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尔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初中孔子语录。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听说孔子语录翻译。)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快乐喜爱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侮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计划就能成功,没计划就会挫折。)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孔子语录。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寂静,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但是日章;小人之道,的但是日亡。君子之道,孔子语录翻译。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亡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净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欢娱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恨地,具备这种品德素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屡次对自己实行反省:为别人办事能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能否以诚相待?对师长传授的学业能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重视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事实上孔子的故事。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品德治理_。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稳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围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眩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天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经典。七十岁时做事能为所欲为,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楷模。)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爆发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师长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多数几私人,小人则只勾结多数几私人,而不和大师亲近。)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但是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认可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一私人如果不讲信用,孔子的名言。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9、《关睢》,乐而不*,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_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高考古诗词64篇
1.高考必背的64篇古诗文和文言文有哪些
名家名篇的代表作
古诗词背名句就好了。主要是上下句。
1《论语》十六则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7.关雎 《诗经》
18.蒹葭 《诗经》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 (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 (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25.行路难 (李白)
26.望岳 (杜甫)
27.春望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观刈麦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 (李贺)
35.赤壁 (杜牧)
36.泊秦淮 (杜牧)
37.夜雨寄北 (李商隐)
38.无题 (李商隐)
39.相见欢 (李煜)
40.渔家傲 (范仲淹)
41.浣溪沙 (晏殊)
42.登飞来峰 (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44.水调歌头 (苏轼)
45.游山西村 (陆游)
46.、破阵子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 (龚自珍)
51.《荀子·劝学》(节选)
52.《逍遥游》(庄子)
53.师说 (韩愈)
54.阿房宫赋 (杜牧)
55.赤壁赋 (苏轼)
55.赤壁赋 (苏轼)
57.离骚(节选) (屈原)
58.蜀道难 (李白)
59.登高 (杜甫)
60.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61.锦瑟 (李商隐)
62.虞美人 (李煜)
6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2.高中必背古诗文64篇高中有几首(二)高中部分14篇1、劝学(节选)——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逍遥游——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_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3、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阿房宫赋——杜牧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侯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_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
3.高中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初中部分(40篇) 1孔子语录&《论语》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杂说(四)&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诗经》 18蒹葭&《诗经》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李商隐 39相见欢&李煜 40渔家傲&范仲淹 41浣溪沙&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44水调歌头&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己亥杂诗&龚自珍 高中部分(14篇) 1.劝学(节选)&《荀子》 2.逍遥游(节选)&庄子 3.师说&韩愈 4阿房宫赋&杜牧 5赤壁赋&苏轼 6氓&《诗经》 7离骚(节选)&屈原 8蜀道难&李白 9登高&杜甫 10琵琶行&白居易 11锦瑟&李商隐 12虞美人&李煜 13念奴娇搰壁怀古&苏轼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4.高考语文必背的64篇,及其内容高中14篇: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 《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中50篇:《孔子语录》、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 记》、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 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 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 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 自珍《己亥杂诗》这些市面上有相应的书可以购买。
5.高中必背古诗文64篇是哪64篇劝学 逍遥游 师说 阿房宫赋 赤壁赋 氓 离骚 蜀道难 登高 琵琶行 锦瑟 虞美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囗北固亭怀古 关雎 蒹葭 观沧海 饮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行路难 望岳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观刈麦 钱塘湖春行 雁门太守行 赤壁(杜牧) 泊秦淮 夜雨寄北 无题 相见欢(李煜)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浣溪沙(晏殊) 登飞来峰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苏轼) 游山西村
一共64篇,没错的 云南省是新课标全国卷,我是吉林的,也是新课标全国卷的。我的回答很准啊。求悬赏~
6.跪求:高考64篇古诗文(包括初高中所有的诗文)默写填空100个,一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6、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诗经?卫风?硕人) 7、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 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9、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10、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诗经?秦风?无衣) 1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4、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 1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6、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1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8、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9、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诗经?大雅?旱麓) 2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2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屈原?离骚) 2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楚辞?屈原?离骚) 2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屈原?离骚) 2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楚辞?屈原?渔父) 2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27、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2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29、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30、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3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3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3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3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3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3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3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9、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4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4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4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 4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8、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9、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5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5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5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5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56、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57、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5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6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6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 6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6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6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6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9、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7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7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7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_。(孟子?尽心上) 7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_。
(孟子?尽心上) 77、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7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7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8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8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8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8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8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8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8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8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8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8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好了,今天关于“论语高考必背”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论语高考必背”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猜你喜欢